註釋
我看不見你, 是因為我瞎了, 還是因為你不起眼 ? 你看不見我, 是因為我隱形了, 還是你刻意視而不見 ?
有些事是看不見的。甚至於感應、發覺,都不那 麼容易可以讓它現身。作者選擇了現實中不可能 存在的「隱形男孩」,跟現實中可以遇到的弱勢 一族「盲眼女孩」──隱形是無法被人看見,盲 眼是無法看見別人──這樣的激盪下,怎能不引 起讀者的好奇?現代詩人蘇紹連最著名的詩的設 計,就是「隱形與變形」,當一個內向的孩子必 須面對複雜的人生時,他最期望的就是「別人最 好看不見我」,「隱形與變形」成為孩童最大的 想望,因此,這一本書自有其大眾共通的心理因 素,因而發展出「隱形」跟「盲眼」的象徵意涵 。讀者可以從此自己思忖:我是輕易輕視別人、 目中無人的人,還是容易被忽視的寂寞的個體? 「看見」與「看不見」之間,我們如何自處?這 本小說的趣味性十足,想像力豐富,讓我們思考 「看見」是否真的那麼重要? 推薦人:蕭蕭(作家、文學評論者)
譯自: Things not see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