註釋
這是一本很別緻的知識性讀物,封面的九幅畫分別呈現小孩從窗戶看到的世界,或者是從窗外看進來的影像。敘事的方式是以對話Q & A呈現,作者宣稱它的方法是以隨機取樣的方式,訪談七到十三歲在柏林成長的孩童。由於這些孩子來自不同的國度,因此頗能表現多元文化的觀點。全書分四大部分,分別是第一部分「我是誰---我的家庭、我的家、我的故鄉」;第二部分「我喜歡的東西---朋友、遊戲、愛好」;第三部分「我的未來---生活、學校、成年」;第四部分「引人思考的事情---夢想和恐懼、信念和幻想」。從這個架構,大致可以看出作者思考面向的廣度,以及讓孩童自由發聲的意圖。窗戶前的孩童,代表著對各個議題的觀察與體會。作者說這是一部關於童年的書,誠然,它涵蓋了兒童成長過程感到困惑的諸般議題,在簡短的問題之後讓孩子自由陳述,而不加入評論。不過做為一項議題的結論,作者還是在每一篇之末,以中性的筆調敘述了相關知識,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單調感,也豐富了孩童對生活現象的解釋。 推薦者:杜明城(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)
譯自: Was siehst du, wenn du aus dem Fenster schaust?
附錄: 感謝等4種
中高年級適讀.